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永州家政”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活动正式启动

体育正文 282 0

“永州家政”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活动正式启动

“永州家政”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活动正式启动

红网时刻(shíkè)新闻记者 叶芬 岳阳报道 “气蒸云梦泽(yúnmèngzé),波撼岳阳城。”千年(qiānnián)前(qián),诗人孟浩然用寥寥数语,便勾勒出岳阳与云梦大泽相依的磅礴气象。时光流转至当下,岳阳正以实际行动,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奋力书写“守护好一江碧水”的绿色答卷,绘就出一幅(yīfú)崭新的“云梦新绿”生态图景。 守护好一江碧水,重塑江湖生态底色(dǐsè) 岳阳因水而生,因水而兴(yīnshuǐérxīng)。 岳阳市拥有163公里长江岸线,洞庭湖50%以上(yǐshàng)水域(shuǐyù)面积和1500多平方公里东洞庭湖湿地。 2018年4月起,岳阳(yuèyáng)转变发展方式,坚持共抓大保护(bǎohù)、不搞大开发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,走(zǒu)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,以(yǐ)“岳阳之为”贡献“长江之治”。 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为打造(dǎzào)最美长江岸线“升级版”,岳阳先后关停非法砂石码头155处,拆除(chāichú)和提质改造沿江码头泊位82个;长江15个超标排污口全部关闭整改(zhěnggǎi),整治(zhěngzhì)岸线66.3公里,完成岸线复绿2.9万亩,修复湿地生态10.2万亩;南湖、芭蕉湖、东风湖等内湖治理工程扎实推进,整治中心城区黑臭水体61处。 通过治污、减排、洁水,护岸、丰草、清湖,岳阳把绿色发展(fāzhǎn)的“底色(dǐsè)”铺得愈发浓厚。 2024年(nián),岳阳市50个国、省考核断面达标率100%,长江岳阳段连续7年保持Ⅱ类水质;2025年1——2月(yuè),洞庭湖岳阳湖区总磷平均浓度(nóngdù)0.054毫克/升,同比下降25.0%。 “以前华龙码头(mǎtóu)砂石(shāshí)厂机械轰鸣(hōngmíng)、污水横流,绿地消失,飞禽走兽四散逃离(táolí)。”君山区林阁老巡护监测站的巡护员邓铁牛说,岳阳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、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(zōnghézhìlǐ)后,华龙码头重获新生,重现“江豚腾跃、候鸟翩跹”的生态盛景,还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——江豚湾。 “微笑绿洲”生态营地(yíngdì)。 如今,君山区依托这片土地(tǔdì)自然优势重点打造了“微笑绿洲”生态营地,成为新晋“网红”打卡点。今年(jīnnián)“五一”假期,“微笑绿洲”生态营地所在的江豚湾景区(jǐngqū)游客接待量达14万人次。 2024年以来,君山区持续打造文旅新IP,开发“江湖文化+生态体验”精品线路,通过鸟语林夜游、麋鹿苑研学等一系列新产品(chǎnpǐn)、新业态,满足游客(yóukè)(yóukè)多元化需求,不断提升游客体验。 生态兴则百业(bǎiyè)兴。当青山绿水的(de)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,岳阳正以“大美江湖”的姿态拥抱世界。 湿地保卫战,守护生命栖息家园(jiāyuán) 碧草(bìcǎo)茵茵,鹿鸣于野。 碧草茵茵(yīnyīn),鹿鸣于野。 东洞庭湖这片古老的湿地,承载着无数生灵的栖息梦想(mèngxiǎng)。 自上世纪80年代建立东洞庭湖国家级(guójiājí)自然保护区起,岳阳以立法(lìfǎ)为盾、科技为剑,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湿地保卫战。 2019年(nián)《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》正式施行,截至目前,共拆除(chāichú)53处非法矮围,查处非法采砂案件57起;2020年,50套智能视频设备投入使用,实现重点区域实时(shíshí)监控;2024年洞庭湖湿地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入选国家级站点(zhàndiǎn);截至目前,修复(xiūfù)湿地面积近2700公顷,完成核心区欧美黑杨清除。 如今的东洞庭湖,湿地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健康活力(huólì),生物多样性(duōyàngxìng)日益丰富。 2025年监测数据显示,东洞庭湖小天鹅数量增至(zhì)4.23万只,越冬水鸟(shuǐniǎo)总数突破28万只,麋鹿种群增长至323只,均创下10年新高。目前湿地保护率达(dá)67%,栖息着300余种鸟类(niǎolèi),包括18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。 岳阳在湿地保护与发展模式上的(de)创新,也(yě)得到了世界的认可。5月25日,“2025世界旅游联盟·洞庭对话(duìhuà)”活动在岳阳举行,现场发布了《洞庭对话宣言》。 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称赞岳阳依托湿地资源(zīyuán)特色与优势,创新了湿地保护与发展模式,通过“数智岳阳楼”结合数字人和AI大模型技术,深度活化岳阳楼文化,构建数智历史(lìshǐ)场馆(chǎngguǎn);持续打造“洞庭渔火季”“岳阳楼日”“芦苇艺术(yìshù)季”等本地特色突出的节庆活动,强化活动IP、释放(shìfàng)活动效益。 张旭认为,岳阳正逐步成为长江中游文旅融合示范城市,为“2025世界旅游联盟·洞庭对话”活动提供了一个近在咫尺、紧密切题、生动鲜活的观察样本。他期待岳阳能继续(jìxù)发挥资源优势,以文化赋能、生态(shēngtài)增值(zēngzhí)、产业(chǎnyè)升级推动文旅、生态与经济深度融合。 今年1月底,在瑞士格兰德举行(jǔxíng)的《湿地公约》常务委员会(chángwùwěiyuánhuì)第(dì)64次会议上,岳阳被授予“国际湿地城市”称号,成为中国22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。 “守护好一江(yījiāng)碧水”的岳阳之为,正(zhèng)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本。 向(xiàng)“绿”而行,迈出绿色转型步伐 夏日的(de)长江临湘段,碧波荡漾,生机盎然。临湘塔生态公园内,成群的鸟在林中悠哉游哉觅食,游人流连其间,一幅人与自然和谐(héxié)共生的美丽画卷在此展开。这个以百年临湘塔为中心、总占地面积126亩的文化生态园,融合历史的厚重与生态的和谐于一体(yītǐ),成了长江岸线的“网红”打卡(dǎkǎ)地之一(zhīyī)。 曾经,这里长期被化工(huàgōng)企业包围,浓烟滚滚,污水横流,是名副其实的(de)黑臭泥塘。2020年以来,临湘市推进22家化工企业退出沿江1公里范围(fànwéi),力破“化工围江”之困。 临湘市通过(tōngguò)新建绿色化工(huàgōng)产业园,转移承接沿江退出的工艺先进、污染小、市场前景好(hǎo)的高新技术企业,并引进一批化工新材料项目落户,实现技术更新、产品提质。 如此“退一步”,却让石化企业迎来了“海阔天空”的(de)发展空间。 临湘市绿色(lǜsè)化工产业园。 石化产业是(shì)岳阳产业发展(fāzhǎn)最大的优势,乙烯、己内酰胺等项目堪称“定海神针”。 多年来,围绕石油化工(shíyóuhuàgōng)的上下游产业链,一批化工企业进驻(jìnzhù)岳阳,形成了“化工围江”的局面。 为破解“化工(huàgōng)围江”难题,2019年岳阳(yuèyáng)先行先试,决定把(bǎ)距离长江不足1公里、与岳阳主城区连成一片的湖南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项目(xiàngmù)启动整体搬迁至距离长江岸线3.1公里的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。新装置投产后,该项目在产能翻番(fānfān)、占地面积减少三分之一的同时,用水(yòngshuǐ)总量减少70%,单位产品外排废水、综合能耗分别降低73%、20%。 岳阳牢记“守护好一江碧水”殷殷嘱托,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。截至2024年,岳阳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6家、国家级绿色园区3家。“岳阳市聚焦绿色低碳(dītàn) 助力转型(zhuǎnxíng)升级”案例入选工信部(gōngxìnbù)2024年城市(chéngshì)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案例。 以(yǐ)全面绿色转型(zhuǎnxíng)释放发展新动能,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,岳阳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向“新”而行。
“永州家政”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活动正式启动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